紡織材料系


紡織材料系始創于上世紀50年代,是由著名紡織教育家、中國紡織材料學科的奠基人嚴灏景教授發起組建,并開始大學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與培養。1981年紡織材料為國家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85年抽調師資組建服裝學院的紡織産品設計系,86年紡織材料學科更名為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學科,90年代中期紡織材料系與紡織品設計系合并成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系,2010年恢複原名。紡織材料系所屬學科為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是上海市重點學科(1996年)、“211工程”重點學科(1996年)、國家重點學科(2002年)之一,是“紡織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之一。我系在國内同類大學中最早開始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研究人員,學術水平受到世界權威學術機構英國紡織學會的認可。

多年來圍繞上述内容持續不斷地開展深入研究,在理論和應用兩方面都取得了豐碩成果。5名博士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7人次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7名博士獲上海市優秀博士論文獎。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支撐計劃、863 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基礎研究和重大軍工項目、國家技術創新項目和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 40 餘項,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餘項。每年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 50 篇以上,申請專利50餘項。我系主編的6種教材獲省部級以上的優秀教材獎,3種教材被教育部确定為研究生教學推薦用書。《紡織材料學》是國家精品課程。獲國家、省部教學成果獎5項。

紡織材料系現有教師18名,其中在職教授10名,副教授6名,講師2名,教師中博士學位的17名,并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加拿大、捷克、沙特等國留學經曆;與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捷克、日本、新加坡等20餘個國家及香港地區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多種形式人才培養模式和科研合作項目。

機構:

  系 主 任:李發學

  副系主任:陽玉球

  支部書記:黃莉茜

  支部委員:黃莉茜、王妮、印霞

師資隊伍:

  教 授:俞建勇(院士)、于偉東、覃小紅、黃莉茜、李發學、劉麗芳、劉曉豔、杜趙群、王妮、陽玉球

  副教授:劉若華、劉洪玲、餘燕平、吳德群、印霞、張弘楠

  講 師:淩峥、權震


  兼職教授:施楣梧、徐衛林、徐步高、周勝、薛元、吳雄英、單小紅

主要研究方向

1. 紡織材料結構、性能與成形

StructureProperties and Formation of Textile Materials

各種紡織纖維、紗線和紡織品(服裝用、裝飾用和産業用)的結構、性能和成形及其相互關系理論;各種新型纖維、紗線和紡織産品的認識、應用和開發;廢棄紡織材料的可回用技術與生态性評價;紡織材料結構和性能的表征理論、方法和非常規測試技術。

2. 紡織材料測試技術及儀器

Measuring Technique and Instrument of Textile Materials

紡織材料(包括纖維、紗線、織物及其複合物)形态與結構、性能及品質、功能與安全的标準檢測方法、測量原理和儀器研制;紡織儀器的功能化、數字化與網絡化技術;紡織材料的原位組合表征理論與技術;計算機信息技術、信号處理分析技術、紡織品CADCAE、圖像處理與分析技術等在紡織檢測中的應用。

3. 纖維制品設計原理

Fundamental of Fibrous Product Design

纖維制品的結構與形态(排列構造、相互作用、尺度、表面、混合、複合等)設計及實現方法;纖維材料的功能(傳導功能、防護功能、阻隔功能、過濾功能、舒适與風格、增強與耐久功能、僞裝功能、塑形和整形功能等)設計與實現方法。纖維原料性能、紗線織物結構、成品性能的組合優化設計與虛拟建模表達和演示。

4. 産業用紡織材料結構、性能與應用

Structure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Industrial Textiles

  土工、建築、農用、醫用、汽車、防護、軍用、環境、能源和其他産業用紡織材料及技術紡織品的結構、性能、成形方式及其相互關系的研究與應用開發。

5. 功能與智能紡織品及表征

Intelligent Textiles and Characterization

傳導、隔絕、過濾、增強、屏蔽、僞裝、防護、理療、組織等功能紡織品及其功能表征;多元功能及雙面功能紡織品及其功能表征;電子、信息、形狀記憶、相變儲能、自适應等智能紡織品的智能機制表征與形成工藝條件研究。

6. 紡織文物的分析與保護

Analysis and conservation of textile cultural relics

古代纖維原料及其制品的表征技術與斷代及溯源方法;基于纖維材料及成形工藝的複原技術與模拟表達;出土紡織文物及現場的保護技術;古代紡織品的清洗、修複和保存技術。

7. 軟(紡織)文物的科學與文明考證

軟文物現場痕迹考證及斷代溯源技術;非開啟現場的原位考證及斷代技術;現場開啟的應急保護系統與方法。

8. 古代紡織技術研究

Study of ancient textile technology

包括古代紡織原料制備技術;古代紡織、染整加工工藝及機械;古代服裝工藝技術;古代紡織工程中綠色環保技術再開發等。珍貴紡織文物的複原技術與複制技術;仿古産品的開發等。

9. 納米尺度纖維材料與工程

Nano-scale fibrous material and engineering

各種納米纖維材料的制備方法、成形機理及其集合體與制品結構、形态、性能的設計與成形技術;亞微和納尺度纖維材料的紡織品及其複合材料的設計與成形技術;納尺度纖維及其集合體的形态、結構、性能的表征及其表征方法。



返回原圖
/

Baidu
sogou